考研网
当前位置:报考研网 > 院校信息 > 考研资料 > 华中农业大学同位素示踪技术讲课提纲八 院校资讯 | 导师介绍 | 招生信息 | 考研复试

华中农业大学同位素示踪技术讲课提纲八

考研时间: 2010-01-06 来源:查字典考研网

华中农业大学同位素示踪技术讲课提纲

一门为生物科学提供先进研究手段的边缘学科

马平福 编辑

仅供本校研究生学习参考用

一、概述:

1、1858年,由于电力工业发展,发现了阴极射线。

2、1895年,Roentgen(德)在重复阴极射线实验时,发现了Χ—射线。

3、1896年,Becquerel(德)在研究发出磷光的物质中,第一次发现了自然界放射性物质。

4、1898年,Curie夫妇用人工方法从沥青中提炼出放射性物质:Po和Ra。

5、1903年,Ratherford(英)用磁场和电场作核和电子实验,证明α、β射线分别是氮。

6、1923年,Hevesy首次使用212Pb研究大豆中铅的分布移动。

7、1934年,Curie夫妇发现人工放射现象,获得具生物意义的32P、45Ca等。

8、1940年,Ruben等用18O示踪发现光合作用O2来自于水的光解。

9、1952年,Hershey和Chase使用35S和32P双标记噬菌体感染实验证明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,在50年代还利用14C确定了光合作用最初产物是PGA,并提出了卡尔文循环。

10、60年代,使用14C、13C、18O等,发现了植物光呼吸作用。

11、1977年,Sanger等采用放射性标记技术和ARG技术,成功地进行了DNA序列测定。

……

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《华中农业大学同位素示踪技术讲课提纲八》下载页面:

华中农业大学同位素示踪技术讲课提纲八.rar (2.84KB)